1998.10 - 2002.08 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 哲学博士
2001.12 - 2002.05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人类学系 交换研究生
1995.09 - 1998.07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 法学硕士
1990.09 - 1995.07 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 法学学士
南开大学社会学院英才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执行所长,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兼任教授。
2023.12 - 至今 南开大学社会学院:英才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8.03 - 2023.12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4.09 - 2015.08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富尔布莱特访问学者
2012.07 - 2018.03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教授,教研室主任
2010.10 - 2012.06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7.09 - 2008.09 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
2004.05 - 2010.09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副教授
2002.10 - 2003.10 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博士后研究员
《社会》杂志“《社会》十年优秀作者”(2015.10)
美国非营利组织与志愿行为研究学会(ARNOVA)2014年年会最佳论文奖(获奖论文:《Community Reconstruction after the 2008 Sichuan Earthquake: Reconstruction on Participatory Development Theories》)(2015.09)
2023.07 - 至今 中国社会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理事
2023.12 - 至今 中国社会学会公益慈善研究专委会主任委员
2023.03 - 至今 浙江大学社会学系 兼任教授
2022.09 - 至今 浙江工商大学英贤慈善学院 特聘教授
2022.06 - 至今 宁夏大学法学院 特聘教授
2022 - 至今 中国残疾人研究会常务理事
2020.02 - 至今 南开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执行所长
2019.12 - 至今 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2016.01 - 至今 中国慈善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创始委员
2015.10 - 至今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礼来慈善学院 客座教授
2015.04 - 至今 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2014.06 - 至今 广州公益慈善书院理事长/荣誉院长
2014.11 - 至今 国际第三部门研究协会(ISTR),理事
2009 - 至今 广东省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创办人,副理事长
学术成果(英文, *为通讯作者)
Xie, Lei, Jiangang Zhu*, and David Benson. "Partnership building? Government-led NGO participation in China’s grassroots waste governance." Geoforum 137 (2022): 32-41
Zhou, Shuai, Jiangang Zhu, and Guanghuai Zheng. "Whom you connect with matters for transparency: Board networks, political embeddedness, and information disclosure by Chinese foundations." Nonprofit Management and Leadership 32.1 (2021): 9-28
Hu, Ming, Jiangang Zhu*. "Fostering civil society through community empowerment: An extended case of the Sichuan Earthquake in China." Administration & Society 53.1 (2021): 13-35.
Jing, Yanchun, Jiangang Zhu*, and Yongjing Han*. "Secularity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Faith-Based Community: Ethnography of the Religious Charity of Baha’i in Macau." Religions 11.12 (2020): 652
Hu, Ming, Jiangang Zhu, and Dejie Kong. "Voluntary financial disclosure to downward stakeholders: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Chinese nonprofits." Public Performance & Management Review 43.1 (2020): 180-205.
Jiangang Zhu*, Yanchun Jing. "Push and pull: A case study of the dynamics of Chinese diaspora philanthropy." The China Nonprofit Review 11.2 (2019): 282-303.
Jiangang Zhu, Yanchun Jing. "Push and pull: A case study of the dynamics of Chinese diaspora philanthropy." The China Nonprofit Review 11.2 (2019): 282-303.
Farooq M S, Yuan T, Zhu J, et al. "Kenya and the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implications for china-africa relations." China Quarterly of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Studies, 2018, 4(03): 401-418.
Jiangang Zhu, Shihua Ye, and Yifei Liu. "Legitimacy, board involvement, and resource competitiveness: Drivers of NGO revenue diversification." VOLUNTA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oluntary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29 (2018): 1176-1189.
Gransow, Bettina, Jiangang Zhu*. "Labour rights and beyond—How migrant worker NGOs negotiate urban space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Population, Space and Place 22.2 (2016): 185-198.
Jiangang Zhu. "Higher Education as a Common Good in China: A Case Study for Ideas and Practices." Higher Learning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6.2 (2011): 10.
学术成果(中文)
一、期刊论文:
朱健刚.慈善组织在我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参与路径——以残疾人社会组织为例.社会保障评论,2023,7(05):132-146.
刘文文,朱健刚.中国农村社会工作的本土知识生产研究——基于西方现代文明与中国乡土情境的建构.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8(04):27-40.
朱健刚,邓红丽,熊婧茹.参与式发展的路径比较:对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反思——基于广东省G市L村的案例研究.理论探讨,2023,(03):91-98.
景燕春,朱健刚.华人善堂的历史转型与当代发展——以旅港顺德绵远堂为例.中国非营利评论,2022,30(02):1-16.
朱健刚,严国威.迈向整体性治理:残疾人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逻辑与现实路径.残疾人研究,2022,(04):3-10.
朱健刚,刘文文.“科学公益”的社会建构:模型、话语与范例.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2,(05):5-17.
赵杰翔,朱健刚.乡村的教育“士绅化”——以一个华南村庄为例.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9(04):136-155.
朱健刚,邓红丽,严国威.构建社区共同体:社会组织参与社区防控的路径探讨.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5(04):48-57.
赵杰翔,朱健刚.中华民族慈善教育:内涵、原则与方法.民族教育研究,2022,33(03):14-22.
朱健刚,邓红丽.治理吸纳慈善——新时代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总体特征.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2):71-81.
何瑞,朱健刚.分类嵌入与多层整合: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探究——基于三种不同类型社会组织的比较分析.中国非营利评论,2021,28(02):215-232.
武洹宇,朱健刚.中西互构下近代慈善事业的转型——以“丁龙(Dean Lung)汉学讲席”捐赠为例.社会发展研究,2022,9(01):117-134+244-245.
朱健刚.调动多方参与第三次分配的意义、挑战和途径.人民论坛,2021,(28):18-20.
朱健刚.内卷化、时空压缩、无组织化新技术时代青年工作意义贫困的根源及对策分析.人民论坛,2021,(25):32-35.
王瀚,朱健刚.软预算约束视角下的项目失灵——基于L区微项目的政策分析.公共行政评论,2021,14(03):141-157+199-200.
朱健刚,王瀚.党领共治:社区实验视域下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的再生产.中国行政管理,2021,(05):6-14.
朱健刚.社会实验视域下的社会组织介入社区营造——以一个老城厢社区的活化实践为例.河北学刊,2021,41(02):170-181.
赵杰翔,朱健刚.非营利教育与亚文化的生产——以华德福教育实践为例.中国非营利评论,2020,26(02):137-156.
朱健刚.新职业转正与新阶层青年的社会参与.人民论坛,2020,(35):106-109.
朱健刚.疫情催生韧性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探索与争鸣,2020,(04):216-223+291.
朱健刚,严国威.社会企业的内部治理与社会目标达成——基于C公司的个案研究.理论探讨,2020,(02):177-184.
朱健刚,刘艺非.中国城镇家庭收入与慈善捐赠.学术研究,2020,(01):50-59+177.
朱健刚.服务学习:社会工作教育的通识化.学海,2020,(01):113-118.
徐慧,朱健刚,王海燕.“组织性精神疗法”在自闭症儿童社区康复工作中的可行性研究.残疾人研究,2019,(02):56-62.
朱健刚,严国威.从庇护性就业到支持性就业——对广东省残疾人工作整合型社会企业的多个案研究.残疾人研究,2019,(01):48-57.
景燕春,朱健刚.澳门新兴宗教的宗教信念与慈善实践:以澳门巴哈伊为例.当代港澳研究,2017,(01):242-269.
徐慧,朱健刚.法国“精神卫生分区化治疗模式”的发展与启示.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9,(01):109-119.
朱健刚,王瀚.秩序视角下社区矛盾化解机制研究.理论探讨,2018,(05):147-153.
朱健刚,景燕春,杨磊.社区社会组织的动力机制与精英依赖——对D小区业委会筹建的民族志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0(04):96-102.
朱健刚,赵杰翔.影像与城市边缘群体社会空间的生产——从视觉人类学的视角看城市社区中的参与式影像实践.民族艺术,2018,(03):94-100.
景燕春,朱健刚.灾后重建与基层治理模式的变迁:对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L镇的比较研究.理论与改革,2018,(03):38-48.
朱健刚.社会企业在当代中国的阶段定位与价值取向.社会科学辑刊,2018,(02):69-77.
胡小军,朱健刚.“三社联动”机制下社区基金会的功能与运行逻辑.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3(01):77-86.
胡小军,朱健刚.社区慈善资源的本土化——对中国社区基金会的多案例研究.学海,2017,(06):85-92.
朱健刚,刘艺非,胡小军.中国家庭捐赠现状整体分析——基于家庭禀赋与社会结构的解释.学术研究,2017,(10):41-50+177-178.
朱健刚,何瑞.破除隔离:城市社区多元共治模式的探索——以广州市S街区社区治理实验为例.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9(04):53-59.
朱健刚,童秋婷.反思社会工作的“证照化”.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4(03):119-127.
朱健刚.食物、权力与田野调查:西敏司人类学思想简评.西北民族研究,2017,(01):64-67.
朱健刚,刘艺非.中国家庭捐赠规模及影响因素探析.中国人口科学,2017,(01):47-58+127.
周如南,朱健刚.农民抗争政治的行动逻辑与治理启示——以G省W村农民土地维权事件为例.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7(05):42-48+80.
朱健刚.论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的合流.社会科学辑刊,2016,(04):55-60.
朱健刚.香港公民参与新趋向.当代港澳研究,2014,(02):47-69.
朱健刚,赖伟军.“不完全合作”:NGO联合行动策略以“5·12”汶川地震NGO联合救灾为例.社会,2014,34(04):187-209.
朱健刚,梁家恩,胡俊峰.人间佛教的慈善实践——对台湾慈济与法鼓山的比较研究.西北民族研究,2014,(02):166-176.
朱健刚,陈安娜.社工机构的NGO化:专业化的另一种思路.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9(01):28-37.
朱健刚,景燕春.国际慈善组织的嵌入:以狮子会为例.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3(04):118-132.
朱健刚,陈安娜.嵌入中的专业社会工作与街区权力关系——对一个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个案分析.文化纵横,2013,(03):15.
朱健刚,陈安娜.嵌入中的专业社会工作与街区权力关系——对一个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个案分析.社会学研究,2013,28(01):43-64+242.
朱健刚.本真性的共谋:旅游人类学的反思.旅游学刊,2012,27(11):17-18.
朱健刚,胡明.多元共治:对灾后社区重建中参与式发展理论的反思——以“5.12”地震灾后社区重建中的新家园计划为例.开放时代,2011,(10):5-25.
朱健刚.转型时代的社会工作转型:一种理论视角.思想战线,2011,37(04):40-41.
朱健刚.以理抗争:都市集体行动的策略以广州南园的业主维权为例.社会,2011,31(03):24-41.
朱健刚.慈善不应被资本逻辑左右.文化纵横,2010,(06):21-24.
朱健刚.旅游景区生产与族群文化的再造——对一个布依族村寨的旅游人类学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06):76-81.
朱健刚.论基层治理中政社分离的趋势、挑战与方向.中国行政管理,2010,(04):39-42.
朱健刚,羡晓曼.冀南乡村的物物交换——地方经济的人类学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02):81-91.
朱健刚.国际NGO与中国地方治理创新——以珠三角为例.开放时代,2007,(05):34-49.
阿兰纳·伯兰德,朱健刚.公众参与与社区公共空间的生产——对绿色社区建设的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04):118-136+244-245.
朱健刚.城市街区的权力变迁:强国家与强社会模式──对一个街区权力结构的分析.战略与管理,1997,(04):42-53.
二、专著、译著
朱健刚(2019),柔软的力量:一个基层群团组织的转型实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朱健刚(2010),国与家之间:关于上海邻里的民族志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超、朱健刚(译)(2010),甜与权力(原作者:Sidney Mintz),北京:商务印书馆。(原著出版年:1986)
朱健刚、王超、胡明(2009),责任·行动·合作:汶川地震中NGO参与个案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朱健刚(2008),行动的力量:民间志愿组织实践逻辑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朱健刚、王超(2006),水边人家——一个布依族村寨的发展描述,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三、编著
杨团、朱健刚(主编)(2023),中国公益慈善发展报告(2023),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杨团、朱健刚(主编)(2022),中国公益慈善发展报告(2022),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景燕春、朱健刚(编著)(2022),青云志:顺德青云儿教院口述史研究 :1941-1945,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杨团、朱健刚(主编)(2021),中国公益慈善发展报告(2021),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朱健刚、武洹宇(主编)(2019),广府慈善文化拼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朱健刚、武洹宇(主编),(2019)华人慈善:历史与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朱健刚(主编)(2017),中国公益慈善发展报告(2015),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
朱健刚(主编)(2016),中国公益慈善发展报告(2014),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朱健刚、林猛(主编)(2015),《社会建设的中国道路》(《公益》第5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朱健刚(主编)(2014),中国公益慈善发展报告(2013),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朱健刚、林猛(主编)(2015),社会建设的中国道路(《公益》第5辑),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朱健刚、林猛(主编)(2014),中国慈善事业与公益慈善学百年(《公益》第4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朱健刚(主编)(2013),中国公益发展报告(2012),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陆德全、朱健刚(主编)(2013),反思参与式发展——发展人类学前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朱健刚、赖伟军(主编)(2012),反思灾后重建(《公益》第1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课题首席专家,《残疾人社会组织活力的社会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1&ZD182)。
南开大学文科发展基金重点项目,《第三次分配视域下的公益慈善事业研究》(项目编号:XJ20220020)。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天津发挥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研究》(项目编号:TJSR21-005)。
共青团中央重点项目《新的社会阶层青年群体诉求表达和社会参与研究》(项目编号:19ZD043)。
201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方向与重点研究:基于治理的视角”子课题负责人(项目编号:15ZDA046)。
教育部人文社研究项目“中国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发展报告”(项目编号:1302055)。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社会建设背景下的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201035)。
《文化人类学理论》
《整合社会工作》
《社会企业与社会创新》
《田野工作的实践与反思》
《发展人类学》
《公民、社会与发展》(《公益慈善与公民社会》)
《人类学原著选读》
《社区研究概论》
《公益慈善学概论》
《社会学研究与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