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小康
吕小康
职      称教授
研究方向医患关系;社会心态
部      门社会心理学系
行政职务

专业硕士中心副主任(负责MAP)

办公电话
电子邮箱luxk@nankai.edu.cn
办公室号429-3室
接待时间星期一 至 星期三:9:30-12:30
个人介绍 研究成果 研究课题 讲授课程
教育背景

1996.9 ~ 1999.7    浙江省永康一中       高中
1999.9 ~ 2003.6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    本科

2003.9 ~ 2006.6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    硕士

2006.9 ~ 2009.6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    博士



ORCID: https://orcid.org/0000-0001-7270-7396

工作经历

2009.7至今  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

获奖成果

著作《医患信任关系的社会心理机制研究》,天津市第十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23.12,2/2)

论文《多重不确定风险及其应对——儿童血液病病房中的医患信任研究》,天津市第十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23.12, 1/4)

论文《反驳文本对患方信任和道德判断的影响与机制》,天津市第十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21.12, 1/3)

论文《因果判定与躯体化:精神病学标准化的医学社会学反思》,天津市第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8.5, 1/2)

论文《作为惯习的潜规则:潜规则盛行的文化心理学分析框架》,天津市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0.12,2/2)


社会兼职


一、学术协会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学会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社会心理服务专业委员会委员、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社会学会: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医学与健康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专业委员会理事

中国心理学会:文化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心理学与社会治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医学与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天津市:社会心理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社会学会理事、心理健康服务协会副会长


二、学术刊物


《心理科学进展》编委(2021 ~)

《心理技术与应用》编委(2022 ~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编委(2024.4~)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青年编委(2023.11~)


 

一、期刊文章(*通讯作者, #共同作者)



(一)医患关系


  1. 吕小康, 杨婷婷, 付春野, 寿春怡*. (2024). 在线代理求助中的不确定性沟通影响患方态度.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4), 917921.

  2. 吕小康, 王丛, 汪新建*. (2024). 照护的手艺: 医方情感支持如何促成患方信任. 社会科学, (3), 141–152.

  3. 付春野, 吕小康*, 张术媛. (2024). 你我皆凡人: 共同内群体身份改善公众对医生群体的态度.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 914.

  4. 吕小康. (2024). “缘情结信”: 重建医患信任的情感社会学路径. 南开学报, (1), 110.

  5. 吕小康, 王丛. (2023). 情感的力量: 情感支持如何促成儿童血液病情境中的医患信任.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6), 80–87.

  6. 吕小康. (2023). 且疑且信且行: 儿童血液病病房中的替代医疗与医患信任.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4), 68–77.

  7. 付春野, 吕小康*, 张术媛. (2023). 视觉叙事促进患方对医生群体的积极态度. 应用心理学, 29(2), 119–127.

  8. 吕小康, 杨婷婷, 史梦薇. (2022). 互联网医疗对医患社会心态治理的影响. 心理技术与应用, 10(11), 673–681.

  9. 吕小康. (2022). 风险社会中的医患共同体建设.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3), 68–77.

  10. 吕小康, 付春野. (2022). 网络医患心态治理: 概念、逻辑与议题.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 55–61.

  11. 吕小康, 王丛, 汪新建, 郭琴. (2021). 多重不确定风险及其应对——儿童血液病病房中的医患信任研究. 社会学研究, (6), 200–221.

  12. 吕小康. (2020). 从关系治理到共同体建设: 重建医患信任的协同路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4), 84–93.

  13. 吕小康, 刘洪志, 付春野*. (2020). 医疗信息的风险感知. 心理科学进展,28 (8), 1307–1324.

  14. 吕小康, 张子睿. (2020). 中国民众的医疗获得感及其影响因素.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 99–105.

  15. 吕小康, 付春野*, 汪新建. (2019). 反驳文本对患方信任和道德判断的影响与机制. 心理学报, 51(10), 1171−1186.

  16. 吕小康, 唐磊*, 姜鹤, 汪新建. (2019). 常人疾病观及其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心理科学进展, 27(4), 676–688.

  17. 吕小康, 赵晓繁. (2019). 主观社会阶层和负性情绪对医患信任的影响: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 127–132.

  18. 吕小康. (2019). 医患“获得感悖论”及其破局——兼论作为社会心理学议题的医患关系研究.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 76–86.

  19. 吕小康, 刘颖, 汪新建, 赵礼. (2018). 医患观念差异与医患沟通现状调研. 中国医院院长, (13), 73–75.

  20. 吕小康, 刘颖. (2018). 医生角色的刻板印象及其在医患群体间的差异.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 85–93.

  21. 吕小康, 张慧娟, 张曜, 刘颖. (2017). 医疗纠纷案例库建设的初步探索.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13(2), 179–192.

  22. 汪新建, 王丛, 吕小康*. (2016). 人际医患信任的概念内涵、正向演变与影响因素. 心理科学, 39(5), 1093–1097.

  23. 吕小康, 朱振达. (2016). 医患社会心态建设的社会心理学视角.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 110–116.

  24. 吕小康, 汪新建. (2013). 因果判定与躯体化: 精神病学标准化的医学社会学反思. 社会学研究, (3), 29–46.

  25. 吕小康, 汪新建. (2012). 何为疾病: 医患话语的分殊与躯体化的彰显. 广东社会科学, (6), 193–199.


(二) 社会心态


  1. 吕小康. (2024). 找回“社会”:重新理解网络社会治理. 社会发展研究, (3), 222241.

  2. 吕小康, 杨婷婷. (2023). 智能时代的社会心态及其治理: 以ChatGPT引发的心态危机为例.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4), 7279.

  3. 吕小康. (2023). “以人为本”: 数字时代社会心态治理的价值指引.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2), 3444.

  4. 吕小康, 姜浩. (2023).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特征与功能定位: 基于试点地区政策文本的分析. 城市观察, (5), 135150.

  5. 吕小康. (2023). 社会心态:一个政策概念的生成史及其学科价值. 社会科学研究, (4), 11–20.

  6. 吕小康. (2023). 高校心理育人体系的现实困境与历史反思. 社会科学, (2), 13–23.

  7. 付春野, 吕小康*, 张雅睿. (2022). 公共政策中助推策略的伦理争议. 公共行政评论, 15(3), 179–195.

  8. 吕小康, 付春野. (2022). 社会心态治理的元理论思考.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 73–82.

  9. 张淑敏, 吕小康. (2021).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政策语境与行动逻辑. 南开学报, (6), 68–77.

  10. 吕小康. (2021). 国家治理视角下的社会心态治理.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4), 62–70.

  11. 吕小康, 付春野. (2021). 行为公共政策中的心理暗示效应.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4), 42–48.

  12. 吕小康,孙思扬. (2021). 获得感的生成机制:个人发展与社会公平的双路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4), 92–99.

  13. 吕小康, 姜浩. (2020). 引入社会企业破解社区志愿服务的麦当劳化. 城市观察, (6), 103–113.

  14. 吕小康. (2020). 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体系与心理学学科体系的双重探索:评《社会治理心理学与社会心理服务》. 心理研究, 13(4), 382–384.

  15. 吕小康. (2020). 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本质在于创新社会治理方式.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 9–11.

  16. 吕小康, 汪新建*. (2020). 建设“力”“美”兼具的中国特色社会心理学. 心理技术与应用, 8(4), 193–199.

  17. 吕小康, 童笑男, 伍承聪, 郑微微, 汪新建*. (2020). 从新冠肺炎疫情看应用心理硕士(MAP)的发展方向. 心理技术与应用, 8(6), 331–341.

  18. 吕小康, 汪新建*. (2018). 中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构想. 心理科学, 41(5), 1026–1030.

  19. 吕小康, 汪新建*. (2018). 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到“公共心理服务体系”. 心理技术与应用, 6(10), 582.

  20. 吕小康, 付鑫鹏, 武迪. (2018). 消费不平等对社会信任的影响: 社会地位的中介作用.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1), 129–138.

  21. 吕小康, 武迪, 隋晓阳, 汪新建, 程婕婷*. (2018). 从“理性人”到“行为人”:公共政策研究的行为科学转向. 心理科学进展, 26 (12), 2249–2259.

  22. 吕小康, 黄妍. (2018). 如何测量“获得感”?——以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 (CSS)数据为例.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5), 46–52.

  23. 吕小康. (2017). 怨气: 情感社会学的阐释. 社会科学, (8), 79–84.

  24. 吕小康, 邢琳. (2017). 身材对工资的影响: 进化心理学的视角.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 128–132.

  25. 吕小康, 王丛, 汪新建*. (2016). 逻各斯与反逻各斯: 中西心理学传统的不同气质及对心理学本土化的启示. 心理学探新, 36(6), 490–494.

  26. 吕小康. (2016). 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的建构路径与未来导向. 南开学报, (6), 148–154.

  27. 吕小康, 汪新建. (2016). 实践智慧: 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的知识形态. 心理学探新, 36 (3), 199–202.

  28. 吕小康, 汪新建*. (2015). 知识划界、追赶焦虑与中国本土心理学的理论建构导向. 心理科学, 38(1), 762–766.

  29. 吕小康. (2015). 弱者如何博弈: 劳资关系潜规则的本土化视角. 南开学报, (6), 120–124.

  30. 吕小康. (2014). 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 源起、流变与展望. 南开学报, (6), 147–156.

  31. 吕小康, 汪新建. (2012). 社会转型与规则变迁: 潜规则盛行的结构性动力及其治理方向. 天津社会科学, (5), 56–61.

  32. 汪新建, 吕小康. (2010). 名实分离的传统秩序观: 潜规则盛行的文化心理基质. 社会科学战线, (1), 29–33.

  33. 汪新建, 吕小康. (2009). 作为惯习的潜规则: 潜规则盛行的文化心理学分析框架. 南开学报, (4), 133–139.



(三)健康心理学


  1. 岳兆峰, 杨婷婷, 吕小康*, 段赟, 吴丽丽. (2024). 事教学法对高职院校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 护理实践与研究, 21(10), 14241430.

  2. 付春野, 李艾馨, 吕小康, 王崇颖*. (2024). 孤独症谱系障碍者的视觉感知:基于贝叶斯和预测编码视角. 心理科学进展, (7), 1164–1178.

  3. 吕小康, 刘欣, 杨婷婷, 付春野*. (2024). 健康谣言的干预策略: 基于信息生命周期的视角. 心理科学进展, (4), 664–676.

  4. 吕小康, 付春野, 刘洪志*, 纪莹. (2023). 疫苗安全恐慌的心理成因与应对策略. 应用心理学, 29(2), 99–110.

  5. 王丛*, 吕小康, 张涵玉. (2022). 新冠疫情相关压力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损害的研究进展. 医学与哲学, 43(21), 55–59.

  6. 吕小康, 姜鹤. (2021).  城市化与抑郁症相关吗?基于全球精神健康调查数据的再分析. 城市观察, (5), 154-164.

  7. 陈子晨, 张慧娟, 汪新建, 吕小康*. (2018). 抑郁症起源的三类理论视角. 心理科学进展, 26(6), 1041–1053.

  8. 吕小康, 姜鹤, 禇伟可, 赵礼*. (2020). 医护合作对工作投入的影响:风险感知与职业认同的链式中介作用. 心理科学, 43(4), 937–942.

  9. 吕小康, 王丛*. (2017). 空气污染对认知功能与心理健康的损害. 心理科学进展, 25(1), 111–120.

  10. 汪新建, 张慧娟, 武迪, 吕小康*. (2017). 文化对个体风险感知的影响: 文化认知理论的解释. 心理科学进展, 25 (8): 1251–1260.

  11. 吕小康. (2015). 心理韧性提升的具身认知途径: 西方经验与本土反思.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4), 118–124.

  12. 吕小康, 汪新建, 付晓婷*. (2014). 为什么贫困会削弱决策能力?三种心理学解释. 心理科学进展, 22 (11), 1823–1828.

  13. 吕小康, 王丽娜. (2014). 传统身体观: 中国人躯体化表达的合法性渊源.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 119–125.

  14. 吕小康, 钟年, 张紫馨. (2013). 易感的身体: 治未病情结与中国人的高躯体关怀. 南开学报, (6), 70–76.

  15. 吕小康. (2013). 象思维与躯体化: 医学现象的文化心理学视角.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4), 100–105.

  16. 吕小康, 汪新建. (2012). 意象思维与躯体化症状: 疾病表达的文化心理学途径. 心理学报, 44(2), 276–284.

  17. 汪新建, 吕小康. (2010). 躯体与心理疾病: 躯体化问题的跨文化视角.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6), 95–100.


(四)统计测量


  1. 姜鹤, 童笑男, 吕小康, 汪新建. (2024). 志愿服务自我效能感中文版量表的编制与验证. 中国志愿服务研究, (1), 118–133.

  2. 赵斌琳, 吕小康, 洪飞. (2022). 叙事安全教育材料的初步编制与信效度检验.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 38(1), 37–42.

  3. 刘宇, 陈树铨, 樊富珉, 邸新, 范会勇, 封春亮, 郭双双, 甘怡群, 李会杰, 吕小康, 任志洪, 徐鹏飞, 袁博, 左西年, 胡传鹏*. (2021). 开放式荟萃分析的规范化报告. 中国科学: 生命科学, 51(6), 764–778.

  4. 张子睿, 吕小康*. (2020). 中国医患信任量表的跨性别测量等值性. 心理技术与应用, 8(7), 397–405.

  5. 吕小康, 弥明迪, 余华冉, 王晖, 姜鹤, 何非. (2020). 中国医患信任量表的初步编制与信效度检验.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18, 67–80.

  6. 吕小康, 汪新建*, 张慧娟, 刘颖, 张曜, 王骥. (2019). 中国医患社会心态问卷的初步编制与信效度检验. 心理学探新, 39(1), 57–63.

  7. 吕小康*, 付英涛. (2019). 实验数据的随机化检验及R语言实现. 心理技术与应用, 7(5), 266−275.

  8. 吕小康. (2019). 建设面向新时代的心理学数据分析入门课程体系. 心理技术与应用, 7(5), 259−260.

  9. 吕小康, 张慧娟. (2017). 医患社会心态测量的路径、维度与指标.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 105–111.

  10. 吕小康. (2016). 社会事实与客观知识的统计建构: 统计社会学的视角. 天津社会科学, (2), 84–88.

  11. 吕小康, 曹松峰. (2016). 统计学的三重形象: 统计社会学视角. 统计与决策, (9), 封二、封三.

  12. 吕小康. (2014). 从工具到范式: 假设检验争议的知识社会学反思. 社会, 34 (6), 216–236.

  13. 吕小康. (2013). 非随机数据的倾向值匹配: 逻辑、方法与局限. 统计与决策, (21), 79–81.

  14. 吕小康. (2012). Fisher与Neyman–Pearson的分歧与心理统计中的假设检验争议. 心理科学, 35(6), 1502–1506.


(五)英文文章


  1. Lyu, X. K., Liu, X., & Hong, H. J.*, (2024). Validation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vaccine conspiracy beliefs scale during COVID-19 pandemic and its correlates. Vaccine, 42(26), 126395. https://doi.org/10.1016/j.vaccine.2024.126395

  2. Lyu, X. K, Zhang, S. Y., Fu, C. Y.*, Yang, M., Yang, T. T., & Xie, F. D. (2024). We are all ordinary: the shared visual narratives of daily life promote the patients'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 doctors. BMC Psychology, 12: 311, https://doi.org/10.1186/s40359-024-01820-8

  3. Lyu, X. K., Yang, T. T., Wang, Y., & Fu, C. Y.* (2024). 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s behind descriptive norms on influenza vaccination intention: the role of concerns about vaccine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Current Psychology, https://doi.org/10.1007/s12144-024-06142-x

  4. Lyu, X. K., Zeng, J. M., Lin, J. N., Song, Y. X., Yang, T. T., & Hou, W. J. (2024). Validation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Diabetes Health Profile to predict the impact of mobile health education on quality of life in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 doi: 10.3389/fpubh.2024.1330154

  5. Wang, D., Lyu, X. K, & Chen, L. (2024). The social status of women in China: Analysis based on age, period, and cohort effects.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https://doi.org/10.1111/ajsp.12616

  6. Lyu, X. K., Yang, T. T., Fan, Q. Y., Hong, H. J., & Fu, C. Y*. (2023). Evaluation of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Health Regulatory Focus Scale in Chinese Sample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4, 1215209. https://doi.org/10.3389/fpsyg.2023.1215209

  7. Lyu, X. K., Zhao, B. L., Yang, T. T., & Zhao, L*. (2023).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Chinese safety climate scale using the item-response theory approach.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4, 1119928. https://doi.org/10.3389/fpsyg.2023.1119928

  8. Yang, Q.#*, Zhang, W.#, Liu, S.*, Gong, W., Han, Y., Lu, J., Jiang, D., Nie, J., Lyu, X., Liu, R., Jiao, M., Qu, C., Zhang, M., Sun, Y., Zhou, X.*, Zhang, Q. (2023). Unraveling Controversies over Civic Honesty Measurement: An Extended Field Replication in China.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20(29), e2213824120. https://doi.org/10.1073/pnas.2213824120

  9. Fu, C. Y., Lyu, X. K.*, & Mi, M. D. (2022). Collective value promotes the willingness to share pro-vaccination messages on social media in China: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MIR Formative Research, 6(10), e35744. https://doi.org/10.2196/35744

  10. Zhao, L.#, Lyu, X. K. #, Jiang, H., & Gao, X.* (2022). Musicokinetic and exercise therapies decrease the depression level of elderly patients undergoing post-stroke rehabilitation: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health regulatory focu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3,  889510. https://10.3389/fpsyg.2022.889510 

  11. Liu, H. Z., Lyu, X. K.*, Liu, Y., Han, Z. M., & Ye, J. J*. (2021). Validation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Short-Form Health Literacy in Dentistry (HeLD) scale. Community Dentistry and Oral Epidemiology, 49(6), 550–556. doi: https://doi.org/10.1111/cdoe.12675

  12. Lyu, X. K., Liu, Y., Yu, H. R., Mi, M. D., Shang, L. J., Zhong, Y. F.*, & Xie, D*. (2020).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risk perception scale of medical help-seeking behavior in Chinese adults. Annals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8(21), 1–11. https://doi.org/10.21037/atm-20-1656

  13. Lyu, X. K., Xu, Y. P., Zhao, X. F., Zuo, X. N., & Hu, C. P*. (2020). Beyond psychology: prevalence of p value and confidence interval misinterpretation across different fields. Journal of Pacific Rim Psychology, 14, e6. https://doi.org/10.1017/prp.2019.28

  14. Lyu, X. K., Wang, H., Ma, A. M., Wang, X. J., & Zhao, L*. (2019).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nse of virtual community and knowledge-sharing: the mediating role of trust. Human Behavior & Emerging Technologies, 1, 245–260. https: //doi.org/10.1002/hbe2.157



二、报纸

 

  1. 吕小康. (2023-08-09). 发展服务中国之治的社会心理学. 中国社会科学报, p5.

  2. 吕小康. (2023-05-26). 以社会心态治理助力美好生活. 光明日报(理论版), p11.

  3. 吕小康. (2022-09-02). 以“智”臻“善”:社会心态治理的发展趋势. 光明日报(理论版), p11.

  4. 吕小康, 谭旭运, 刘森林, 付春野, 王俊秀, 汪新建. (2022-04-15). 以青春之奋斗创造青年之获得——获得感的时代内涵与青年群体获得感的提升路径. 光明日报(理论版), p11.

  5. 吕小康, 姜鹤.  (2021-11-04). 现代化与心理健康呈现多维关联. 中国社会科学报, p 5.

  6. 吕小康, 韦庆旺, 谭旭运, 刘颖, 王俊秀, 汪新建. (2020-02-14). 识心、育心、安心:青年群体心态秩序之建构. 光明日报(理论版), p11.

  7. 吕小康. (2020-02-12). 面对疫情谣言 提高“免疫力”. 天津日报(理论版), p9.

  8. 吕小康. (2020-02-07). 发挥心理学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作用. 光明日报(理论版), p11.

  9. 吕小康. (2019-1-18). 社会心理服务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光明日报(理论版), p11.

  10. 吕小康. (2016-9-14). 建设人文主义导向的中国本土心理学. 光明日报(理论版), p14.

  11. 吕小康. (2015-11-14). 医患共同体建设的社会心理学进路. 光明日报(理论版), p11.

  12. 吕小康.(2013-11-12).科学与人文:医学的双重属性. 光明日报(理论版), p11.

  13. 吕小康.(2013-09-13).借鉴传统“关系医学”缓解医患紧张. 中国社会科学报.

 

三、教材

 

  1. 吕小康. (2017). R语言统计学基础.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45592-9,546千字, 2月.

  2. 汪新建, 管健, 吕小康. (2016).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3. 吕小康. (2013). AP微积分基础教程.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 吕小康. (2013). AP统计学基础教程.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 汪新建, 艾娟, 吕小康. (2011). 西方心理学史.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6. 汪新建, 吕小康, 王丽. (2010). 社会心理学高级教程. 合肥: 安徽人民出版社.

 

四、专著

 

  1. 吕小康. (2021). 劳资关系潜规则的成因与对策: 以新《劳动合同法》的执行情况为例. 北京: 光明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194-6019-8, 278千字, 6月.

  2. 吕小康. (2012). 社会转型与规则变迁: 潜规则盛行的社会学阐释.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310-04073-5, 220千字, 11月.

 

五、译著


  1.   伊莱恩·哈特菲尔德, 约翰·卡乔波, 理查德·拉普森. (2025). 情绪传染. 吕小康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六、编著


  1. 汪新建, 吕小康. (主编). (2023). 中国医患社会心态研究报告(第4辑).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 汪新建, 吕小康. (主编). (2023). 中国医患社会心态研究报告(第3辑).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3. 汪新建, 吕小康. (主编). (2023). 中国医患社会心态研究报告(第2辑).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4. 吕小康. (2023). R语言简介. 载 王孟成,刘拓主编,心理与行为定量研究手册,pp. 464–491,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5. 吕小康. (2022). 显著性检验的置换模型. 载 范伟达,罗静主编,中国调查研究——中国社会学会方法研究会成立在三十周年专辑,  pp. 312325,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6. 吕小康,姜鹤. (2022). 社会信任. 载 许燕 主编,社会心理研究 , pp. 428–467,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7. 汪新建, 吕小康. (主编). (2019). 中国医患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6).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8. 汪新建, 吕小康. (主编). (2019). 从本土文化看中国人心理问题躯体化之成因.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9. 吕小康, 王晖, 汪新建, 姚淑娟. (2019). 涉医新闻报道框架对受众情绪与医患信任的影响: 基于宁波市的现场实验研究. 载 王俊秀 主编, 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9), pp. 136–159.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0. 吕小康, 刘颖, 汪新建, 张慧娟, 张子睿. (2018). 中国人的医患社会情绪体验及其影响因素. 载 王俊秀 主编,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8),pp. 146–175.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一、科研项目


(一)在研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医患社会心态的网络空间治理研究(20ASH015)。

 

(二)结题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医患共同体建设的社会协同机制研究(19YJC840030)。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天津市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实务模式探索(TJJX18-001)。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子课题六):医患信任关系建设的社会心理机制研究(15JZD03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规制视角下的劳资关系潜规则生成及其对策(11CSH054)。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心理韧性的培养与学生心理抗挫力的提高——以传统身心修炼方式为参照(TJJX10-2-573)。


二、委托项目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点委托):以“智”臻“善”:社会心态治理的发展趋势(TJZT22-050)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点委托):发挥心理学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作用(TJTZDWT20-4)。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般委托):面对疫情谣言 提高“免疫力”(TJQYWT2004-07)。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般委托):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TJZTWT19-04)。




 


一、本科生课程

西方心理学史(应用心理学专业,春季学期)

R语言统计应用入门(心理学、社会学等专业,秋季学期)

应用心理学导论(联合授课,院公共课,秋季学期)

二、研究生课程

(一)学术博士

社会心理专题(联合授课,学术博士,春季学期)

心理学与社会治理(社会心理学专业,秋季学期)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参与)

研究生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指导(社会心理学专业,联合授课,春季学期


(二)学术硕士

高级数据分析及R语言实现(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春季学期)

理论心理学(心理学专业,联合授课,秋季学期)

专业外语(心理学专业,联合授课,春季学期)

慈善心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学术硕士,春季学期)

社会心理学理论与史(社会心理学专业,秋季学期)

研究生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指导(社会心理学专业,联合授课,春季学期


(三)专业硕士

社会心理学专题(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秋季学期)

研究生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指导(应用心理专业硕士,联合授课,秋季学期)

专业实习


天津市海河教育园区同砚路38号  南开大学津南校区    社会学院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