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会议 | 社会学院“同心”学生共同体成立暨首次座谈会顺利召开

发布者:陈佩其时间:2024-11-16浏览数:

  2024年11月15日,南开大学社会学院“同心”学生共同体成立暨首次座谈会在社会学院院楼144教室顺利召开。会议由社会学院团委书记朱博晨主持,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姜斯琪出席,各年级少数民族骨干学生参会。



朱博晨老师介绍了“同心”学生共同体的成立目标和工作愿景:“同心”学生共同体是南开大学社会学院为响应国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设立的学生共同体。共设有学业辅导、生涯指导、课外活动三个主要模块内容:


在学业辅导方面,针对部分同学在文科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等方面出现上手难、学习难、理解难等问题,我们计划定期举办相关科目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辅导培训班,打造互助互学的学业环境,营造向上向好的学术氛围。目前《一起学物理》线上课程正在进行中。


在生涯指导方面,我们将专注于提供细致的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生涯规划将结合学院、学校的职业发展大赛,以同学们的个人学生经历为基础,为大家进行长期指导。就业指导将实时发布、宣传各地新出台的就业政策,为同学们提供更广阔的选择。并计划开展简历制作、就业经验分享会等相关的指导活动。


在课外活动方面,我们希望充分展示少数民族的文化瑰宝,计划开展多种独具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如能让同学们体验少数民族文字魅力、放松身心的藏文书法,能让同学们缓解学业压力且兼具锻炼身体功效的藏族锅庄舞等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活动。在促进各民族同学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的同时帮助少数民族同学获得幸福感与归属感。


  各年级同学在以上模块有相应需求时,可以先与各年级的学生联络人:2021级许琳婧同学、2022级央央同学、2023级堂日库提同学、2024级西热多吉同学取得联系,申报相应项目。



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姜斯琪指出学院始终重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的相关工作,少数民族同学们的成长与进步同样关系到学院的发展。姜老师代表学院对在场的少数民族骨干同学从政治站位、学习能力、创新意识以及服务共促等角度提出了希望和期待,同时也对学院少数民族同学的日常生活、个人发展表达了关心。她鼓励在场的少数民族骨干学生进一步发挥桥梁作用,了解少数民族同学们在学习、生活和就业中的需求,切实推进学院少数民族工作迈上新台阶,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全学院的学生工作形成新的风气和热潮,促进全院学生的共同成长。


  此次座谈会不仅为少数民族同学搭建了沟通交流的平台,增强了学院与少数民族学生之间的深层次、全方位的沟通和交流,也为“同心”学生共同体未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同心”学生共同体将贯彻落实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丰富创新创建活动举措,通过学业辅导、职业规划及民族特色文体活动,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同时推动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文/许琳婧 央央 堂日库提 西热多吉 鄂英超)


天津市海河教育园区同砚路38号  南开大学津南校区    社会学院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