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与人类学第一组 |
答辩委员会(主席在第一列) |
张文宏 |
王庆明 |
刘华芹 |
杜鹏 |
谭宏泽 |
|
答辩秘书 |
于佳煖 |
答辩学生及论文题目 |
李会泽 |
青年生活方式流动研究:决策、体验与愿景——基于“流动过渡”的视角 |
宁灿 |
个体化与家文化:个体化时代下青年回嵌家庭的行动逻辑与矛盾研究 |
向春宇 |
从财产到伴侣动物:个体化背景下宠物情感价值突出的时间机制探究 |
高绮悦 |
创造“善”的世界——罗汝芳的“劝善”思想研究 |
徐子棋 |
身体民俗学视角下传统技艺类非遗生产性保护的标准化生产研究——以独流老醋酿造技艺为个案 |
答辩时间与地点 |
2025年5月15日(周四)9:00——12:00,社会学院552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研究中心 |
社会学与人类学第二组 |
答辩委员会(主席在第一列) |
宣朝庆 |
尉建文 |
黄旭涛 |
曹爱华 |
迟帅 |
|
答辩秘书 |
张龙 |
答辩学生及论文题目 |
赖晴 |
节食瘦身的失控——基于青年女性瘦身中异常进食行为的过程研究 |
李志清 |
妇女改造的社会学之思:20世纪30-40年代中国社会学界的妇女研究 |
刘歌 |
接力式空间生产:多元行动者参与的城市更新机制研究 |
顾旭琛 |
人以物聚:云南双江D村普洱茶流动中的族际互动研究 |
马艳 |
想象地理视角下的跨国流动:来华留学生的想象构建、制度互动与能动实践 |
张笑宇 |
近郊城中村三元主体的社会融合——基于津郊梅江村的民族志考察 |
答辩时间与地点 |
2025年5月15日(周四)8:30——12:00,社会学院135教室 |
社会学与人类学第三组 |
答辩委员会(主席在第一列) |
马伟华 |
王炳钰 |
刘集林 |
王琰 |
司文晶 |
|
答辩秘书 |
赵杰翔 |
答辩学生及论文题目 |
陈文静 |
多维信任视角下社会交往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分析 |
任兴旺 |
数字平台的产权界定逻辑:基于中国知网与谷歌图书的比较案例分析 |
李懿芮 |
空间生产视角下疏导区政策对商贩经营与生存的影响研究——以广州市L区Z街流动商贩疏导区为例 |
谭欣悦 |
社会资本视域下物业企业参与商住型社区冲突调解机制的研究——以西南S社区为例 |
包晨雨 |
住房产权归属影响主观阶层认同的性别差异研究——基于CGSS2021数据的实证分析 |
王颖 |
时间社会学视域中的大学生实习体验的就业焦虑与调适———以J企业为例 |
答辩时间与地点 |
2025年5月13日(周二)13:40——17:30,社会学院324会议室 |
社工与人口学第一组 |
答辩委员会(主席在第一列) |
王星 |
朱荟 |
杜平 |
王淼 |
|
|
答辩秘书 |
黄凡 |
答辩学生及论文题目 |
王心慧 |
工作家庭类型对老年健康的影响——基于生命历程理论视角 |
王舒艳 |
欧洲国家老年社会福利状况及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研究 ——兼论对中国的启示 |
毛张羽 |
改革以来中国儿童福利政策变迁——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 |
秘若琳 |
精神健康照护中的母职实践及政策建议 |
李瑞圆 |
长期护理保险对中老年失能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研究 |
答辩时间与地点 |
2025年5月14日(周三)13:00——15:00,社会学院324会议室 |
社工与人口学第二组 |
答辩委员会(主席在第一列) |
朱荟 |
王星 |
杜平 |
王淼 |
|
|
答辩秘书 |
黄凡 |
答辩学生及论文题目 |
伍灿 |
外卖骑手可行能力的生成困境及其社会政策支持体系建构 |
刘梦欣 |
性别视角下青年父母养育倦怠的表征、负面效应与社会工作介入策略研究 |
刘瑶 |
代际支持对银发数字鸿沟的影响 |
李俐霏 |
初中生相对剥夺感与社交回避行为研究 |
屈引弟 |
个体社会资本对民族高等教育政策参与意愿的影响研究——以“少干计划”为例 |
刘晓超 |
基于经验学习理论的儿童主任专业胜任力研究 |
答辩时间与地点 |
2025年5月14日(周三)15:20——17:45,社会学院324会议室 |
社会心理学第一组 |
答辩委员会(主席在第一列) |
吕小康 |
李强 |
陈浩 |
刘文理 |
|
|
答辩秘书 |
刘洪志 |
答辩学生及论文题目 |
赵一楠 |
初中生心理健康知识与抑郁情绪的关系及机制:有调节的中介作用及干预研究 |
韩雯慧 |
紧文化对女性自我性物化的影响:基于大数据和实验的证据 |
陈思坦 |
单身人格剖面特征及其社会生态关联因素:基于国际105个国家和地区数据的分析 |
邬炜东 |
偏好与社会影响共同作用下大语言模型选择行为的人类模式研究 |
常思豫 |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亚类型探索:基于不同智力水平儿童的分析 |
答辩时间与地点 |
2025年5月16日(周五)13:30——16:30,社会学院324会议室 |
社会心理学第二组 |
答辩委员会(主席在第一列) |
张阔 |
周详 |
王崇颖 |
李霞 |
|
|
答辩秘书 |
付春野 |
答辩学生及论文题目 |
付江洪 |
人智协同创新素养量表的编制与应用 |
WANG MATTHEW |
探索阴谋论信念的心理驱动因素: 病态好奇心、孤独感、感知压力和感觉寻求 |
李澳华 |
屈光不正对孤独症儿童共同注意能力的影响 |
文奇远 |
研究生感知负面指导经历的解释偏向机制及干预研究 |
唐涵羽 |
何种领导让员工感到更成功?基于元分析的证据 |
答辩时间与地点 |
2025年5月15日(周四)18:30——21:30,社会学院219教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