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午后,春光明媚,万物复苏。我校87级校友、南开福建校友会执行会长陈健在忙碌的行程中仍抽出时间回到母校,做客校友之家,与我们畅聊南开情谊,分享成长经验。毕业于南开大学西方社会学理论研究生班的陈健,在80年代后期的学术氛围下浸润成长,从事教学和行政工作的他坦言南开的求学经历对他今后的择业就业、为人处世都产生了很大影响。除了对南开深厚的情谊,陈健多次强调了社会实践对青年人的重要意义。关注社会脉动,紧跟时代潮流是他在采访过程中流露出的素质与风度。不变的南开情结1987年,生活在八闽大地的陈健从730余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南开大学西方社会学理论研究生班的一员。从东南沿海来到渤海之滨,在这里继续深造学习。80年代后期的学术氛围纯正朴实,每天各色名流讲座让陈健如沐春风,耳目一新。西方社会学理论的源头在美国和加拿大,大量英文文献的研究和阅读也让他的英文水平突飞猛进。采访过程中陈健不时吐露出专业术语的英文发音,口音地道纯正,南开对他英语能力的提升由此可见一斑。从南开毕业后,陈健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在福州大学从事教学和行政工作。他没有从事与自己的“老本行”相关的专业教学工作,而是转而投向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公共关系与品牌营销”,他说,南开的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对他影响很大,这让他在涉足一个全新的领域时能够怀着好奇之心,不断求新、出新。紧跟时代潮流的陈健喜欢用微信跟昔日同窗、各地校友交流,“微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沟通的平台,每天在上面灌灌水,可以加深同学之间、校友之间的联系,我也会在各个微信群宣扬南开的“公能”校训和踏实的学风。”陈健用自己的行动表达着他对南开的深厚情谊。虽然已经毕业二十余年,但是陈健对南开的情谊并未有丝毫改变。心系校友会发展一个校友会的正常运转离不开校友们的共同努力。南开福建校友会于1995年12月1日在福建省民政厅登记,于1996年1月6日在福州举行成立大会。南开大学福建校友会是在福建工作、生活的南开人和母校的联系纽带,是为广大校友服务的组织。目前在闽的南开校友有千人左右,分散在八闽大地。如何联系校友是一项艰巨而繁杂的工作。回到家乡工作的陈健作为南开福建校友会的发起人之一,多年来一直为南开校友事业积极奔走、协调调动。在去年召开的南开大学福建校友会2014年年会上,增补陈健为校友会会长兼执行会长。
谈到如何联络广大校友、调动校友们的积极性。陈健认为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其一,通过活动凝聚人,校友会通过组织各色活动加强校友之间的联系,包括组建成立了羽毛球俱乐部、读书俱乐部、棋类俱乐部等各种兴趣小组来丰富校友的业余生活。其二,也是更为重要的,就是通过校友会平台为校友排忧解难,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包括个人的就业婚恋问题、孩子的入学择业问题甚至是孙辈的入托问题,都在校友会的“管辖”范围内,上演了一幕幕“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真实故事。
南开大学福建校友会秉承“服务校友、服务母校、服务福建”的宗旨,在服务校友之余,校友会一直与母校保持着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并坚持用实际行动回报母校。通过校友会平台参与母校在福建的招生宣传活动,并与海峡都市报等媒体和商会合作,资助福建籍考上南开大学的贫困学生,以解决莘莘学子的后顾之忧。据陈健介绍,南开福建校友会也紧跟时代潮流,建立了自己的微信群,通过这个平台与厦门、漳州、泉州等福建各地南开校友会保持联络,动员校友关注母校,加强信息沟通,进行经验分享。在服务社会方面,陈健说,在校友会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应尽力去做,这与南开的公能校训也是相吻合的。由于地缘关系,福建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相望,台湾也有很多福建籍南开校友,校友们通过事业上的往来与合作,既加强了闽台联系,也为大陆与台湾的关系发展做出了积极的推动。寄语南开学子“现在的孩子也不能完全局限在学校里,如何通过实践走入社会、接触社会、锻炼所学也是相当重要的。”陈健用“知行合一、心怀天下”来鼓励学弟学妹用这种接地气的方式不断成长。陈健之所以有这样的感悟是因为他参与了福建省委组织部抽调相关专业人士到地方挂职的活动,地方经验丰富的他在六年半的时间里换了三个岗位。包括上市公司副总裁、地市级经贸委副主任以及某地副县长,这段别样的经历为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仅对他自身的工作,包括对校友会的工作都提供了借鉴意义。
社会学专业出身的他并没忘了自己的老本行,全球新闻、时事政治、社会发展都是他关注的焦点。在他看来,南开的学生不仅要关注个体的命运与发展,也应具有心系天下的情怀和担当,关注社会的脉动、国家的方向,这对于个人的成长成才、社会的发展进步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陈健说,希望南开的学子们能够立足自身、加强实践,同时具有全局视野、关心时代变迁,未来的发展空间一定广阔无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