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下午,行是知始团小组在社会学院302会议室举行了以“学思践悟——读原著感悟思想”为主题的红色思想团课活动,共读马克思的经典原著《共产党宣言》。活动由组长张云茜主持,五名团小组成员参加。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巨著,它不仅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更激励着无数共产党人为理想信念而奋斗。品读《共产党宣言》原著,能帮助新时代青年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汲取思想智慧,深入理解其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看清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从而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错误思潮所左右。
本次读书分享活动以“学思践悟”为主题,旨在通过深入研读原著,引导参与者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汲取奋进的精神动力。活动分为两个环节:首先是原著品读,小组成员一起进行原著共读与分享,以小组长张云茜为首,小组成员按顺序依次朗读《共产党宣言》原著书籍的篇章内容,在朗读中感受伟人的思想,在倾听中接受共产主义精神的熏陶。
接着大家围绕书中核心思想展开讨论,分享阅读《共产党宣言》的感悟,交流对经典理论的理解。魏启源同学着重于《共产党宣言》第一章的内容。她结合现实得出,在当今社会中,阶级分化不再仅表现为“工厂主与工人”的直观对立,而是逐渐隐性化、复杂化。《共产党宣言》第一章不仅是剖析19世纪社会的镜子,更是审视当代世界的透镜。面对技术革命、生态危机与全球化撕裂,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依然是我们理解现实、寻找出路的重要工具——不是照搬百年前的方案,而是继承其“改变世界”的实践品格,在复杂现实中探索更公平的社会可能性。
肖茜同学则认为《共产党宣言》中关于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对立的分析,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根据自身的学习实践经验,她关注到当前出现的一种新型剥削形式也即算法剥削,与此同时,劳动者的抗争也在以新形式展开。全球劳动者面临相似的处境,但劳动权益保障也在逐步完善。我们既享受着前人抗争的成果,也继续参与着推动平等发展的进程。
此外,在讨论中组员们还纷纷结合社会学研究方法,分析《共产党宣言》在当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来探寻如何用社会学的实证研究来验证书中理论,以及如何将书中思想应用于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
品读《共产党宣言》原著帮助小组成员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原则,并且进一步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问题意识,使其够以更贴近人民群众的视角去分析社会现象、揭示社会矛盾,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透过表面去理解社会现象背后的规律。通过本次活动,小组成员们能够更加深刻领会《共产党宣言》中蕴含的科学真理,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同时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为未来思考和探索理想社会建构提供重要启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