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 周红 摄影 胡小蕊)近日,社会学院在院楼144会议室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抗战精神”主题理论学习。本次团课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孙海东主讲,社会学院团委书记朱博晨出席,社会学院群学团校学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学习。
活动伊始,主持人杨锦上讲述抗战精神的历史内涵与学习目的,指出本次理论学习旨在通过历史回顾传承民族精神,强化青年使命担当。随后,全体与会人员齐声奏唱《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歌》,展现了青年团员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昂扬的精神面貌。
在本次理论学习中,孙海东老师以“2025年正值抗战胜利80周年”为切入点,阐明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进而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重要途径。随后孙海东老师紧扣主题,围绕抗战伟大意义、树立正确党史观、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讲解。

孙海东老师指出,弘扬抗战精神,需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的支持下,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提出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略思想,开辟敌后战场,领导八路军、新四军等武装力量与人民群众并肩作战,成为全民族抗战的坚强核心。历史充分证明,正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引领、战略远见与牺牲精神,凝聚起救亡图存的磅礴伟力,取得了抗日战争伟大胜利,迎来了民族独立、洗刷耻辱、开创和平以及未来的光明前景。孙海东强调,作为新时代青年团员,要以正确党史观为指引,深刻铭记抗日历史,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同时,孙海东老师着重强调,要一以贯之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筑牢意识形态防线。他指出,历史虚无主义通过歪曲、否定甚至解构历史,妄图否定党的领导、消解历史根基,进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阻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历史是民族的根脉,是精神的源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不仅是维护历史客观性与严肃性的必然要求,更是捍卫党的执政地位与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斗争。
理论学习最后,主持人杨锦上作总结发言。她提出,抗战精神历久弥新,新时代青年团员当以史为鉴,铭记历史,勇担使命,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团结奋进的力量,坚定理想信念,让红色血脉在新时代焕发光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