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 津帼匠心传承队探访西小站桂云手工坊:真情连乡里,坚持铸成功

发布者:张爱悦时间:2025-07-29浏览数:

(通讯员 贾静淇)7月19日,南开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杜平带领"津帼匠心传承队"成员来到天津市津南区八里台镇西小站村的"津帼家庭手工坊"—桂云手工坊,进行"赋能乡村添活力,津帼社工共前行"社会实践项目的最后一次实地调研。在了解手工坊的组织模式、运行机制及项目对于妇女群体发展作用的同时,更加深刻的理解手工坊如何在农村为妇女凝聚增能。


桂云手工坊的前世今生

调研队首先对桂云家庭手工坊进行了参观,房间内挂满了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的手工编织作品,种类包括花卉、摆件、动漫人物、家居饰品等等。精美做工与新颖款式让实践队的成员们不断发出由衷感叹。手工坊创始人王桂云向实践队细致讲述了手工坊的前世今生一她从十六岁起开始学习编织艺术,四十多年如一日地推动着编织技艺传播发展。


教学体验与深入访谈

随后,实践队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钩织基础针法的学习。线团与钩针在老师们的手里灵活绕动。"套进去,往下按,勾出来,再重复,你看,这就是辫子针。"接着,又是短针、中长针、长针的教学。

在老师的讲解中,实践队的成员们也逐渐了解这些基础针法在钩织作品中的重要性。体验完钩织,手工老师们又组织大家进行花束的组装。随着一束束花朵组装成型,队员们体验到传统手工技艺的魅力与作品成型所带来的成就感。

体验结束后,实践队员分组对津南区工作人员、西小站村干部、手工坊负责人及参与妇女代表进行了深入访谈。访谈内容围绕运行模式、资源对接、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具体的活动感受等方面展开,了解她们一路走来的经历,为总结乡村振兴与妇女赋能的地方经验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


乡村振兴中的"她力量"

西小站村桂云家庭手工坊的成功,离不开妇女们始终坚持学习的积极心态,得益于负责人主动奉献、勇担责任的付出,背后更有妇联与村委会的全力托举,为手工坊发展运营供给资源、搭建平台。对于妇女们而言,桂云家庭手工坊不仅是学习技艺、补贴家用的工作室,更是传递温暖与尊重、释放自我魅力的成长平台。未来,它也将继续用手工艺为桥,连通妇女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更多女性在这里实现价值,成为乡村振兴中熠熠生辉的"她力量"支点,撬动更多的温情与希望。



天津市海河教育园区同砚路38号  南开大学津南校区    社会学院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