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9日14时至17时,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在院楼338社会工作实验室举办了“社区书记面对面”活动。此次活动有幸邀请到了海棠街各社区书记、副书记代表,街道党建办、网信办相关同志,还有报名参与活动的武清区社工机构的武晓乐老师以及南开大学相关师生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以世界咖啡屋的形式开展,在分主题讨论前,海棠街党建办施鑫峰干部和滨香园社区吕佳霖书记分别做了自我介绍,并为大家介绍了自己所在社区部门工作内容以及海棠街道的概况。海棠街道是2021年新成立的街道,但也正因为其“新”而充满活力,勇于探索更多民生服务的可能。街道拥有居民3.6万人,海教园内有14所学校,居民大部分综合素质较高,对开展社区服务人员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社区也通过积极开展“小棠帮办”、微网格治理行动等活动,希望社区治理“从有到优”。
随后同学们也踊跃发言。大四的李宇睿同学介绍了他在天津延安医院暑期实习的经历。他实习的主要任务是运用叙事疗法,回溯老年人人生经历,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消解负面情绪。在这期间,李宇睿同学发现了医养结合的老年人院舍服务环境和在地服务密不可分,由此关注到我国社区养老体系中的资金和服务供给的问题;大四的刘国威同学提到自己参与的关于青少年和儿童抗逆力提升的《向日葵》抗逆力主题训练项目,依据抗逆力基本理论,抗逆力结构主要包括内在保护因子和外在保护因子,内在保护因子包括社会胜任力、自尊和自主性及目标感和有意义的感觉,外在保护因子包括关心的环境、积极的期望及有意义的参与机会。该项目通过帮助青少年和儿童提升内在保护因子,进而提升其抗逆力;大四的李昉同学也谈到自己暑期在天津市心羽公益基金会进行实习的经历,在此过程中,李昉同学不仅增加了对有关“基金会”这一类社会组织的认识,体会民办非企业单位与基金会之间的差异,也通过参与基金会的日常运作增加实践经验,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也为心羽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同学们发言过后,研讨会根据社区背景和社区书记治理中遇到的“社区如何做好民生养老服务”、“如何做好党建引领,群众自治”、“社区基金的建立和运营”三部分内容分为三组进行了深入研讨。
主题1.社区如何做好民生养老服务
讨论背景:养老服务关乎老年人及其家庭福祉,是民生保障体系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海棠街拥有社区居民3.6万人,由于海教园的特点,海棠街老年人存在综合素质高、分布地域广、带娃属性强等特点,海棠街持续发力养老工作,切实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高品质的养老服务需求。
围绕“社区如何做好民生养老服务”这一话题,学生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老龄服务不仅仅是对老年人医疗健康、康复照料方面的关注,更是对老年人主体性的尊重,对其社会参与权益的保障,使每位老年人都能够获得平等的机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老龄服务的持续全面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这也是老龄服务向纵深发展的阻滞点,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使得老龄服务体系更多地依赖自身的内在动力运转,而非过度依赖外部的投入?这是海棠街道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之一。
滨香园社区吕书记讲述,海棠街老人存在综合素质高、分布地域广、带娃属性强等特点,使得老龄服务具有特殊性。社区也在持续发力养老工作,街道工作人员在社区适老化改造和老龄服务方面提前布局,切实满足老年人高质量、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与此同时,社区也积极发挥社区党员的引领作用,调动社区群众的积极性,鼓励她们主动参与到社区建设和发展之中。面对南开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的师生们,书记提出希望通过与学校交流,利用高校的资源,将专业理论与社区实践相结合,同时与多主体对接供需,来应对高素质人群对高质量养老服务的需求,为老人提供多元服务。
主题2.如何做好党建引领,群众自治
讨论背景: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国家治理的坚实根基,开展社区群众自治有助于发挥居民的积极性,减轻基层治理负担,但过度的自治又会导致无序化,因此党的引导是社区自治的根本保证。为此,海棠街践行“十项行动·津南行动”,全力实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行动,全面实施“小棠帮办”项目、积极开展微网格治理行动等,同时又招募海棠合伙人、发动新阶层人士群体,让社区居民在政府创建的平台上,发挥自身才能,共建精美海棠。
围绕“如何做好党建引领,群众自治”这一话题,施鑫峰干部说,党建的落脚点就在民生,要将党的优势转化为社区的服务优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吕佳霖书记也提到实际的服务情景和我们设想的社会会工作服务并不相同。例如,由于社区党组织、社区工作和社区居委会三位一体的要求,自己身兼多职分身不暇,加上社工人员缺少,针对学生们提出的用量化数据体现服务成果的方法,在实际情景中并没有充足的人力物力去组织调研。所以社区也在积极进行骨干培养,希望通过发动党员群体撬动更多人参与到基层治理之中,积极招募海棠合伙人、发动新阶层人士、培训街道全职妈妈群体等,希望借助慈善和志愿者的力量,让居民主动对接社区及时反馈问题的同时,也让他们在政府创建的平台上,发挥自身才能,共建精美海棠。
主题3.社区基金的建立和运营
讨论背景:社区基金能够迅速了解社区问题、响应社区需求、整合社区资源,是基层社区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助力第三次分配、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中国基金会中心网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我国已登记注册各类社区基金会共计289家,覆盖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社区基金快速发展的同时,在解决社区问题、推进社区多元共治体系建设也探索出了新的道路。
围绕“社区基金会建立与运营”话题,文德花园社区贾书记分享了未来海棠街道社区基金的筹备计划、筹措方式和用途等。目前社区资金运营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资本不足、缺乏专业人才、吸纳资金的制度不完善,使社区资金筹集和利用效率低,可持续性差,从而无法真正发挥对社区建设、社会福利的支持作用。
社工武老师也提到,社区基金管委会主任一般为街道办领导或社区书记,副主任一般为社工站站长,往往缺少基金运营和使用的知识,从社区基金的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讲,她们不如专业的运营人员。针对这些问题,社区有以下几点构想。
关于社区基金会的建设设想方面,社区希望社区与社工机构、院校合作成立社会组织来解决管理人员专业化的问题;运营管理部分,社区希望将小微企业的宣传目的投资转化为社区基金会的持续运营资金,并重视慈善项目运营的盈余资金的再使用;针对其属性问题,社区目前也在社区附属部门或第三方组织间做选择;资金筹集部分,社区希望面向相关的社会组织和商户筹集资金,通过社区联动周边商户和其他组织举行义卖活动等进行资金筹集和慈善文化培育。
但社工武老师也指出社区基金会建设仍存在问题。现有的基金管理制度并不完善,以募捐为例,如果居民或企业捐赠钱财,则需要审批且流程复杂,如果捐赠物品,则折合标准难以确定且利用率较低。并且基金会的发展仍受到行政命令、专业人才储备的限制,资金运营问题也备受关注,相关的制度体系尚不完善,建设形式也较为单一。同时,还需着重考虑政治体制的地域差异,以及当地经济发展与慈善文化氛围的状况。社区基金会的持续发展还需要多主体建立较为稳定强烈的连接关系。这些问题都需要大家的持续关注。
结语
本次访学研讨活动深化了街校合作,发挥了院校智力资源优势。社区工作者、一线社工和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专业的学生三方的对话代表了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观点。社区工作者们经过实践总结出的行政思想与我们学习的书本专业知识在交流中不断碰撞与摩擦,一线社工吴老师在其中发挥了强有力的桥梁作用,他不仅分享了从专业社工的角度对当下传统的行政工作看法,还站在社区传统行政工作的角度利用专业知识去给出建设性意见,让社区书记和学生们交流融合。
此次活动在共同探讨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基层交流治理,探索服务型治理海棠模式的同时,也让同学们深受启发。真实的服务情景与同学们理想化的社会工作服务情景存在巨大差异,所以应当重视书本理论知识和实际实践操作的结合,为以后进入工作岗位后积极适应与及时做出转变打好基础。
文稿|张一水
排版|蔡金芮
审校|王淼 柳静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