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丨街区组织管理经济生产的制度逻辑:以五六十年代的上海为例

发布者:赖鸿杰时间:2024-04-29浏览数:

289B5

        2024年4月17日,社会学系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林盼副研究员讲座,由司文晶主持,宣朝庆、刘集林、王庆明、秦鹏飞、张龙等老师和本硕博学生参与。


        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社会组织形式,过去一般概括为“单位办社会”。林老师认为,上海并非典型的“单位办社会”模式,存在着大量地方政府管理工人新村而非单位制下的大院;同时,上海存在大量未进入单位的适龄人口,即“非单位人”,他们没有正式工作,栖居于里弄中。所以,上海在计划经济时期并非单位主导一切,社会力量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他指出,上海先有社会再有企业,并将上海的这种社会组织模式称为“单位嵌入社会”,即原有的城市场域内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治理体系,在这个场域内的单位并不需要承担多余的社会功能,只需要专心负责经济职能。

林老师将重心放在上海的街道组织如何参与到企业的生产活动中,企业、街道又是如何试图将街道组织纳入管理范畴却屡屡遭遇困难这一问题上。通过将上海与天津进行比较发现,两座城市的街道生产在使用什么样的劳动力上存在差异。上海注重生产效率,街道生产作为企业生产的有力补充;天津则关注社会福利,广泛接纳贫困人员、军人家属进入生产组织,有更多社会保障色彩。上海这种单位嵌入社会的模式与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现实有什么延续性、断裂性,将是林老师之后持续关注的问题。


        林老师结束讲述后,参与讲座的诸位老师、同学与林老师进行了交流。


        宣朝庆老师首先对整场讲座做了高度评价,之后强调基层社会组织在中国的悠久历史,单位制既是社会结构化的体现,也延续了中国传统社会组织的经验。


        王庆明老师对单位制概念本身做了补充,指出单位制无法成为分析性概念而只是一个描述性概念。学者进行研究时不能拘泥于已有概念,而应追溯概念的源头,结合研究问题的实际情况做新的阐发。


        秦鹏飞老师、张龙老师与在场的学生就讲座提出自己的疑问,林老师一一作出回应与解答。

天津市海河教育园区同砚路38号  南开大学津南校区    社会学院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