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英荟萃 | 徐毓:跨界成长 从南开社工到珠宝创业者

发布者:张爱悦时间:2025-10-20浏览数:

从南开社工到珠宝创业者的跨界成长


主讲:徐毓

南开大学2008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大家好!我是08级社工专业的徐毓,和你们一样,从南开社工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出发。今天回到母校,最想说的就是“感谢”——感谢母校,感谢社工系的培养。

作为专业里的一个非典型案例,昨天我收到了不少关于专业跨界可能性的提问。今天我最想分享的,不是所谓的“成功学”,也不是我个人如何跨界的经历,而是经过深度思考后,总结出的社工专业赋予我的、能够走向任何领域的“人生元能力”。无论你们未来选择继续深造,还是进入体制内、企业、NGO组织,或者像我一样创业,这些社工专业赋予的底层能力,都将是你们最宝贵的财富

首先,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现在的事业。说实话,我从未想过自己会从商、会去做生意。我想问问在座的各位:有多少人已经清楚知道自己未来想做什么?有多少人还不太确定?

接下来,我简单分享一下自己的成长历程

初心与基石

2008-2012年,南开社会工作本科期间:

担任专业方向班长、学生会副主席、校团委组织部副部长

2013-2014年,参加南开第14届研究生支教团:

担任政治老师,组织心育节,兼任心理咨询老师

2014-2015年,攻读南开行政管理硕士

2014-2018年,先后担任联想管培生、京东市场营销部职位

坦白说,刚入学时我的职业规划是从政。在校期间,我曾获得国创项目一等奖、研究生优秀毕业论文。读研时换了专业,学分绩排名第二,一度考虑过读博深造。但看到身边真正热爱科研的同学能够整天专注阅读专业书籍,我意识到那并非我真正想要的道路。

当时《杜拉拉升职记》很流行,互联网企业兴起,我开始向往成为Office Lady。于是研二时,我决定转向互联网企业,并开始实习。

责任、热爱与成就

2018年至今,我从珠宝行业创业,并拥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实现了自我价值与事业追求。很多人问我:“你不做社工,是不是白学了这个专业?”我想反问大家:上大学学专业到底是为了什么?

在我看来,大学学习的不是某个职业的“操作手册”,而是获取一套应对万变的“人生源代码”。掌握了它,你才有在任何赛道都能“安装并运行”的自由。

社工专业给了我应对万变的“操作系统”,让我能够在任何领域顺利“安装并运行”。虽然社工专业教会我很多,但今天时间有限,我想分享对我影响最深的三样东西:看懂系统的地图、连接人心的钥匙,以及指引方向的罗盘。

一、看懂系统的“地图”——洞察本质的思维

核心理论:“人在情境中”、“系统视角”

社工教会我的第一课是“人在情境中”。这让我养成了一个习惯:看待任何问题,不仅要看个人,更要看他所处的系统——家庭、职场、社会潮流。这就像拿到了一张复杂问题的“地图”。

在联想做O2O项目时,我面对的不只是消费者,还有线下商家、平台规则、物流系统运用“系统视角”分析整个生态,我找到了关键痛点。在京东做市场时,一个营销活动也不只是创意,更是用户心理、渠道特性和平台流量的系统组合。

创业更是如此。一枚珠宝不仅是商品,它承载着用户的情感、身份认同和人生故事。作为“人生珠宝规划师”,我们要基于对客户人生阶段的系统性理解,提供最贴合的方案。

这张“地图”,让我在每一个跨界转折点,都能快速摸清规则,抓住关键。表面看是学习能力,其实是四年专业训练培养出的系统思维。

二、连接人心的“钥匙”——建立信任的能力

核心能力:深度共情、真诚沟通、建立信任

社工的训练,特别是个案工作和实习经历,让我学会了真正的“倾听”——不仅仅听对方说了什么,还要听他没说什么,感受他的情绪和需求。这是建立深度信任的“钥匙”。

在企业工作时,无论是管理团队还是面对客户,真诚的沟通远比技巧更重要。我能快速与不同背景的人建立连接,因为我发自内心地想去“理解”他们,而不是“说服”他们。

经营珠宝品牌时,客户交付给我的是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求婚、结婚、纪念日。这份信任,是整个事业的基石。成为宝妈后,这种深度共情的能力,也让我的家庭关系更加亲密。

这背后体现的是社工的初心:爱与慈悲。不是高高在上的同情,而是平等的、真诚的关怀。在职场上,它叫“高情商”,绝对不是拍马屁;在生意场,它叫“用户洞察”;在人生里,它是最温暖的力量,让你在事业、生活、育儿各方面都受益匪浅。

三、指引方向的“罗盘”——利他的价值观

核心智慧:“优势视角”、“利他主义”

社工的“优势视角”教会我,永远关注自己和他人有什么资源、有什么潜力,而不是只看缺憾。这形成了我积极的人生底色。无论遇到什么困境,我都能看到希望和突破口。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在社工实践中,我们要帮助弱势群体获取资源、解决问题,必须看到受助者如何能够快速自助起来。

社工是所有专业中最具利他主义精神的。它让我深刻理解了“爱与慈悲”,“想要什么,先给出去”——这是社工“利他主义”在我身上的升级版。你想获得信任,先付出真诚;你想获得帮助,先去成就他人。

我的创业之路,就是不断践行这一理念——我先思考如何为客户创造独一无二的价值与情感体验,商业上的成功自然随之而来。我做的珠宝不是单纯的商品,也不是简单的买卖,而是一场关于信任与美好的循环。

这个“罗盘”,让我在纷繁复杂的选项中,始终知道什么值得做,什么不能做,哪怕走得慢一点,也能让人生道路走得踏实而坚定。

迎接AI时代的挑战

AI时代的图景越来越清晰:所有可重复、可计算的工作,都将逐步被AI增强甚至替代。而所有需要深度理解、复杂协调和价值判断的工作,其价值将大幅飙升。

社工专业,正是为我们装备了这后一种能力。它让我们成为AI的使用者、协作的促成者、价值的守护者。未来不属于AI,也不属于纯技术的人,它属于那些懂人性、有温度、能连接、善协作的“超级个体”。而这,正是我们南开社工人正在和应该成为的样子。


给学弟学妹的实用建议

听了我的故事,大家可能会觉得有些遥远。那么,作为在校生,你们现在可以做些什么,才能在未来无论选择哪条路,都拥有这样的底气呢?我以学姐的身份,给大家几条最实用的建议:

核心建议:利用在校时光,打造你的“个人能力武器库”

建议一:死磕“专业基本功”,它远比你想的有用

不要认为理论无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这些理论和方法,都是社会科学的经典模型。请务必学好、学透。

具体行动:

1.“案例复盘法”:把每一个案例分析作业,当成真实的商业案例或社会项目来做。不仅要写出“怎么办”,更要写出“为什么这么办”,训练你的逻辑和决策思维。

2.“理论迁移法”:学到一个新理论(比如“优势视角”),立即思考它能否用在社团招新中,能否用在和室友的相处中。知识一旦被使用,就真正属于你了。

建议二:打造你的“代表作”项目

经历不等于经验。简历上写“参加过学生会”是苍白的,但如果写“作为XX部长,策划了XX活动,覆盖500人,拉到了3000元赞助”,这就是你的“代表作”。

具体行动可以有:

1.主动承揽项目:在学生工作或社会实践中,不要只做执行者。主动去策划、牵头一个哪怕很小的项目,从01把它做出来。

2.全程负责,量化成果:从头跟到尾,遇到问题就去解决。结束后,清晰记录下:你做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如何解决的?取得了什么可量化的成果?这个过程,就是你未来面试时最有力的故事。

建议三:有意识地训练“跨界翻译”能力

这是核心能力。未来无论你做什么,都需要把你专业的语言,“翻译”成别人能听懂、能认可的价值。

具体行动可以有:

1.对家人/朋友“科普”:尝试用最通俗的语言,向学理工科或经管的朋友解释什么是“人在情境中”、什么是“增能”。如果他们听懂了,说明你真的懂了。

2.在实习/求职中“包装”:练习把你的社工经历“翻译”成职场语言。例如:

  ·“带领志愿者团队”=“项目管理和团队领导能力”

  ·“完成50份个案访谈报告”=“出色的深度访谈与定性分析能力”

  ·“成功调解同学矛盾”=“高超的沟通与冲突解决能力”

建议四:不要内耗,行动胜于空想

不要一边做一边怀疑,想是问题,做是答案。

建议五:保持“善良”,但请升级它的版本

善良需要智慧。我鼓励大家保持善良的底色,但请务必为它装上“铠甲”。

具体行动可以有:

1.学会设立边界:善良不等于无原则地付出。在帮助他人前,先评估自己当下的能力和精力。

2.用系统视角保护自己:在投入一件事情前,用社工的“系统视角”快速分析:涉及哪些人?他们的核心利益是什么?潜在风险在哪里?这能让你避免被单一情绪或信息所蒙蔽。


给学弟学妹的真心话

不要问“学这个专业将来能做什么”,而要问“这个专业将把我塑造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它赋予你的不是一份工作的“标签”,而是一种能撕掉所有标签的“元能力”,让你成为一个真正的“超级个体”。

社工专业送给我们的,是能带着走一辈子的财富:看懂系统的地图、连接人心的钥匙和指引方向的罗盘。选择社工,不是选择一条职业窄路,而是为你未来所有的可能性,安装最强大的底层操作系统。

愿你们珍惜在社工系的每一刻,勇敢地去学习、去实践、去感受。无论你们未来走向何方,这些“人生元能力”都将让你们成为更好的自己,去创造无限广阔的未来。

愿你们都能用好这个工具箱,去创造属于你们的、无限可能的人生。

感谢母校,感谢社工系,感恩我深爱的老师们,也感谢大家的聆听!


天津市海河教育园区同砚路38号  南开大学津南校区    社会学院 ©2023